中国仪表网 - 仪表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行业资讯 | 应用专区 | 维护维修 | 科研报道 | 政策法规 | 网络知识 | 产品资讯 | 企业资讯 | 企业风采 | 厂家动态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技术前线 > 杨时晚年正色立朝:儒林仪表 国家栋梁
V.biz | 商业搜索

杨时晚年正色立朝:儒林仪表 国家栋梁

信息来源:meter365.com   时间: 2023-08-29  浏览次数:32

关于杨时晚年入朝,《宋史·杨时传》是这样记载的:“时安于州县,未尝求闻达,而德望日重,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,号曰龟山先生。时天下多故,有言于蔡京者,以为事至此必败,宜引旧德老成置诸左右,庶几犹可及,时宰是之。会有使高丽者,国主问龟山安在,使回以闻。召为秘书郎,迁著作郎。”

这一记载表明:一、杨时是一位“安于州县,未尝求闻达”而德高望重之人;二、当时天下多故,有人(张觷)向蔡京推荐,“宜力引旧德老成置诸左右,开导上意,庶几犹可及也”(胡安国《龟山先生墓志铭》);三、宣和五年(1123年),“给事中路允迪、中书舍人傅墨卿使高丽。国主问:‘龟山先生今在何处?’二人对:‘见召赴阙。’使回,即奏闻。有旨:召赴都堂审察。公以疾辞”,“六年甲辰(1124年)……三韩使人将至,传公虑前言之不信也,遂力荐于朝。冬十月,御笔以秘书郎召,仍令上殿。十二月,至京师”(宋·黄去疾《龟山先生文靖杨公年谱》)。

杨时入朝后,“知时势将变,遂陈论政事”,主要有:一、抨击蔡京改盐法和茶法之弊。提出“自崇宁以来,为害之甚,无如茶盐二法”(《杨时集》卷一);二、抨击蔡京大兴花石纲之役。“免夫之役,毒被海内,西城聚敛,东南花石,其害尤甚”(《宋史·杨时传》);三、力主抗敌。提出“严为守备”和“收人心为先”以及“立统帅,肃军政,责宰臣不忠”等七项建议,反对割让大原、中山、河间三镇二十州,乞诛蔡京集团的童贯、梁方平、何灌、姚古等(《杨时集》卷一);四、支持“请诛蔡京、梁师成、李彦、朱勔、王黼、童贯等六贼以谢天下”的陈东和主战派将领李纲。尤其是在“朝廷忧其致乱”,欲行武力镇压之时,杨时在钦宗面前直陈:“士民出于忠愤,非有作乱之心,无足深罪。”从而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(《宋元学案·龟山学案》);五、抨击“蔡京用事二十余年,蠹国害民”的罪行(《杨时集》卷一);六、乞为蔡京所立的“元祐党人碑”中的邹浩等人平反褒赠(《宋史·杨时传》);七、建言皇上让他编一本《宣和会计录》,以做到量入为出,防止滥用浪费(《杨时集》卷一);八、提出蠲免租税、转搬、募边民为弓箭手等建议。

建炎二年(1128年),杨时告老时,高宗赐对衣、金带、紫金鱼带,又赐官绢两百匹、白银三百两,以养天年。杨时考虑到福建土瘠田薄,民生艰困,乃推辞曰但“乞恩惠于八闽,山无米,地无租”。高宗准奏,“永为优免”(陈延统《杨文靖公文集序》)。

杨时晚年正色立朝,与蔡京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,上下称道。宋徽宗首肯曰:“卿所陈,皆尧舜之道。宜在经筵,朝夕辅朕。”(毛念恃《文靖杨龟山先生年谱》)并赐杨时金星歙石砚一方(现存台北博物院)。宋高宗也称赞杨时“言正而行端,德闳而学粹”“面陈疏议,足以扶国本于当时”(《杨时集》附录四)。

宝文阁直学士胡安国曾说:“不知者,以为蔡氏所引。此公无求于人,蔡氏焉能浼之。”并感慨道:“当时若能听用,须救得一半。”(《宋元学案·龟山学案》)朱熹也曾指出:“龟山之出,人多议之。惟胡文定之言曰:‘当时若能听用,决须救得一半。’此语最公。盖龟山当此时虽负重名,亦无杀活手段。若谓其怀蔡氏汲引之恩,力庇其子,至有‘谨勿击居安’之语,则诬矣。幸而此言出于孙觌,人自不信。”(《朱子语类》卷十八)朱熹还特别指出:“靖康名流,多是蔡京晚年牢笼出来底人才,伯纪(李纲)亦所不免,如李泰发(李光)是甚次硬底人,亦为京所罗致,他可知矣。”(《朱子语类》卷101)

杨时是集“道学、经济(古代指经邦济世或经世济民)、文章(指诗文)、气节(指道德)四者合而为一者”(张伯行《杨龟山先生全集序》),“晚居谏省,仅九十日,凡所论列皆切于世道”,“所交皆天下士,先达陈瓘、邹浩皆以师礼事时”,被东南学者推为“程氏正宗”,“而朱熹、张栻之学得程氏之正,其源委脉络皆出于时”(《宋史·杨时传》)。

时人早有定评。如:儒林仪表,国家栋梁。风云翰墨,锦绣文章。驾长虹于廖廊,听鸣凤于高冈(宋尚书李纲);剑水澄泓,龟山屴崱。先生毓秀,金声玉色。南来道统,日月垂光,令仪令德,山高水长(宋礼部尚书冯梦得);充养有道,德器早成。诸所建白,深切著明。屹屹龟山,渊源伊洛。如星之斗,以表后学(宋户部尚书真德秀);晚年立雪,早坐春风。天理人欲,蝉蜕冰融。纯粹和平,朴实简易。出处之迹,下惠或似(宋丞相梁克家);维我先生,天立作傅。七岁能诗,八岁能赋。五星聚奎,鼻祖为祖,毁弃三经,和议排阻。邹鲁鸿传,道南有补(宋少保信国公文天祥);先生钟两间正气,萃五百精英。涵养纯正,学贯天人。沉潜至理,咸臻其趣。而致中修己,优入圣域。接人应物,随取逢源。望之则乔岳泰山,即之则温恭和煦。诚蒸民之先觉,乃继道之真儒(宋宝文阁直学士胡安国);孔颜道脉,程子箴规。先生之德,百世所师(门下生朱熹拜赠);公之议,息邪说,距诐行,放淫辞,以承孟氏者,其功顾不大哉……公之德及邑民也,深矣(宋右文殿修撰张栻)。

以上摘自《杨时集》附录三及明弘治本《将乐县志》。至于以《金瓶梅》《醒世恒言》小说中,一个时任“开封府尹”和“近京一个知县”的“蔡太师门生”来论证杨时,我认为大可不必较真。一是用小说人物来评定历史人物,真是天大笑话;二是杨时既不是蔡京的门生,也没当过开封府尹,与小说中的“龟山先生”风马牛不相及。(吴肖)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仪表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